Home - 正文

盛会启幕,催“画”未来——我组师生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503Group 发布于:2025-09-29

盛会启幕,催“画”未来——我组师生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响应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第十八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23日至27日在天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大学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天津师范大学协办。大会意在全面聚焦我国在太阳能光化学、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储能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化进展,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1982年首届会议创办以来,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7届。会议始终聚焦学科前沿核心科学问题与技术关键瓶颈,通过学术对话、创新成果展示及产学研联动,现已成为我国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标杆性学术活动。

围绕会议主题,本届大会采取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快闪报告、自由交流和墙报展示等方式进行交流,共设置十一个分会,并开展“光化学与光催化发展论坛”、“高水平期刊论坛”、“光化学与光催化女科学家论坛”等三个高水平特色论坛,吸引千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至此共襄盛举。

17A395 1E5469

大会开幕式


本届会议我组有8名师生深度参与各项学术活动。本届大会以我组李灿老师的重磅报告拉开序幕,他以“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人工光合成的机遇与挑战”为题,系统介绍了人工光合成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并直击液态阳光甲醇为代表的大规模资源化转化二氧化碳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为破解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世界性难题指明了方向,为整个大会奠定了基调,为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我组智慧、我组方案。

 

 

大会以李灿老师的重磅报告拉开序幕


范峰滔研究员作题为“全时空视角下的光催化光生电荷分离机制研究”报告,并为光化学与光催化发展论坛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同与会学者专家深度探讨光化学与光催化中的光能转换效率瓶颈问题、光催化下一个五年的规划等关键予定议题。王秀丽研究员作题为“光催化水氧化反应动力学”报告,并受邀参与光化学与光催化女科学家特色论坛,就女性如何突破职业“玻璃天花板”这一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李仁贵研究员作题为“可规模化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探索研究”报告。赵剑锋研究员作题为“基于时间分辨扫描电镜实现深度分辨的载流子成像”报告。我组博士研究生马会兰、梁东升、崔峻豪分别在墙报交流、青年论坛分会场汇报中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我组范峰滔、王秀丽、李仁贵、赵剑锋研究员作报告


本次会议上,我组陈若天研究员荣获2025光化学与光催化青年科学家奖,这是继范峰滔研究员(第十六届)、李仁贵研究员(第十七届)后,我组第三位青年研究员获得此荣誉,体现了我组青年研究员们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断求索与继往开来。颁奖仪式后,陈若天研究员作题为“光催化电荷转移时空分辨成像研究”的大会报告。我组博士研究生梁东升荣获最佳墙报奖。

 

我组陈若天研究员获奖并作报告


我组博士研究生梁东升荣获最佳墙报奖


此次参会深化了与领域内团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彰显我组在催化基础研究应用转化领域的综合实力。会议期间,李老师与我组参会代表、校友合影留念,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

22754

我组参会代表与校友合影


图/文 马会兰、梁东升、崔峻豪、大会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