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亚太催化大会圆满落幕 我组催化力量彰显国际影响力
2025年8月4日至7日,第十届亚太催化大会(APCAT-10)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大会聚焦人工光合成、清洁能源转化、先进催化表征、环境催化、电催化等前沿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大会开幕式
作为亚太地区催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APCAT系列会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代的中日美三国催化会议。历经四十余年地发展,该会议已与欧洲催化大会(EUROPACAT)、北美催化大会(NAM)形成全球催化领域"三足鼎立"格局,此前曾在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七个国家轮流举办。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于2003年10月成功承办第三届会议(APCAT-3),李灿院士作为亚太催化协会创始理事人之一,在第六届会议上出任协会主席,为会议的国际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李灿老师作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会议我组派出近20人代表团深度参与各项学术活动。我组李灿老师在大会开幕式作题为“Liquid Sunshine and Beyond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的大会特邀报告,系统性阐述了我组在人工光合成领域的最新突破。范峰滔研究员作题为“Unraveling Charge Transfer Dynamics in Photocatalysis: From Microscopic Insights to Holistic Mapping”的邀请报告;王秀丽研究员作题为“Water Oxidation Reaction Kinetics Revealed with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的口头报告、贾国卿副研究员作题为“Metalloenzyme design via the dialogue between DNA and iron”的口头报告;另外我组罗雅玲博士、李倩、胡芯、陈思宇、王书琦等博士研究生分别在专题会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王庆楠副研究员、孙文辉博士后与姚晗寓、朱前红、倪晨玮、王迎晨、谢雨新、成泽宇、戈永新等博士研究生通过墙报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范峰滔研究员、王秀丽研究员作报告

我组学生进行墙报展示
闭幕式上,作为亚太催化协会创始理事,李灿老师深情回顾了协会发展历程,从首届APCAT的300人规模到如今千人盛会,亚太催化界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区域科研实力的崛起,中国学者在催化领域正从跟跑走向并跑乃至领跑。随后,李灿老师为优秀墙报获奖者颁发证书,并合影留恋。

闭幕式上李灿老师深情回顾协会发展历程

李灿老师为获得优秀墙报得科研人员颁发证书
会议期间,我组师生积极交流学习,与各国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收获丰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6日举行的亚太催化协会理事会会议上,范峰滔研究员当选新一届协会秘书长;我组培养的优秀毕业学生、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张静教授荣获“催化发展卓越奖(Catalysis Development Excellence Award)”;同时,王迎晨、姚晗寓、成泽宇获得优秀墙报奖。上述成果充分展示了我组团队在催化领域的学术活力和影响力。

我组参会人员合影
此次参会不仅深化了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更彰显我组在催化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转化领域的综合实力。

第七届503组校友联谊会合影
会议期间,现就职于新加坡的我组校友刘艳博士、刘永博士,以及我组工作的贾国卿博士共同组织了第七届503组校友联谊会。活动现场,与会者共同追忆求学时期的珍贵记忆,深情回顾同窗情谊,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
文/图 胡芯、戈永新/组委会、王迎晨、倪晨玮、姚晗寓